誰還在叫「外籍新娘」?

「姊妹,賣冬瓜」紀錄片進入移民人權運動的時光機 
文:周憶如/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公共教育與宣傳委員會召委                                                     


你可能不太熟悉的「新移民主題」
目前台灣有關新移民主題的紀錄片,多為紀錄或報導自70至90年初期自大陸地區、印尼、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遠嫁來台的女性,如何透過婚姻仲介與台灣 男子認識、跨國聯姻的過程,以及嫁來台灣後的的生活、遇到的困難等等,如詳實紀錄台越跨國仲介婚姻完整過程的《黑仔娶老婆》、描述患有腦性麻痺的生命鬥士 黃乃輝與柬埔寨籍妻子相處過程的《我的強娜威》,以及金馬獎得獎影片《娘惹的滋味》等較人熟知的紀錄片。另一種紀錄片則著重於新移民女性權益及生活困境, 例如公視《幸福的地圖》及南洋台灣姊妹會《飄洋過海的家》。上述紀錄片都對於台灣社會中的新移民處境,進行了觀察記錄與說明,提供不同角度的新移民現象及 觀點。對於觀眾來說,「新移民」不再是一群可能知道,但不熟悉的「外籍新娘」,而是與自身生活網絡早有連結的鄰居、親友,紀錄片也讓「新移民」女性本身、 老公、婆婆、公公、孩子等家庭成員有機會表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及心情,新移民對觀眾而言有了另類的風貌,不再只有媒體刻意同情或污名化造成的刻版印象。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念平台-司法應尊重大學自治

  • 2011-04-25
  • 中國時報
  • 【張瑞雄】

     大法官會議第六八四號解釋,認定大學生對學校處分,都可打行政官司,如此會不會造成學校學生法庭相見,打官司打不完?大學又該如何因應?

     首先各大學應該好好檢討校內的各種辦法和法規是否有法源依據和是否有經過適當的會議來通過(即要有due process),必要時將學校所有與學生相關的法規蒐集齊全,請校外的專家(一些法官或律師)來好好檢討審核一下,看看哪些可能有問題。

     但不管大學的辦法怎麼訂定,模糊地帶一定會有,依照大法官會議第六八四號解釋文寫的是「侵害學生受教育權或其他基本權利」。就以教授打分 數為例,學生在某個修習的科目不及格是否侵害到學生的受教權或基本權利?這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地帶。還有譬如學校不准學生在校內騎摩托車、宿舍門禁等等? 大法官將這些都留給法院來決定,但法院又要根據甚麼來決定?

     為了因應這些問題,各大學的所有作為一定要更透明。還好目前各大學的申訴管道和辦法基本上都是公開透明的,每個學校都有「學生申訴評議委 員會」來處理學生的申訴,且規定不兼行政職的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就是為了讓申訴有公正的處理,因為學生會申訴就是因為受到行政單位的處分。

     但問題就在學生被退學或依「學生獎懲辦法」來對學生處罰時,在通知書的後面都會附記「救濟方法、期間及受理機關」。但像上面提到的老師打 分數的問題,以後成績單後面是否都要註明『若對以上哪科的成績不服,請於十四天內檢具理由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

     正確的行政程序是最重要的,例如學生的懲罰,法官通常不會去看說學生記了一個小過是太重或者太輕,而是看學校是根據甚麼辦法來記學生的過,是怎樣的程序,有沒有給當事人說明和答辯的機會等等。

     再以成績評定來講,每個科目的教學大綱中對成績的評定要有明顯客觀的規定,例如期中考佔幾%、期末考佔幾%、作業佔幾%等,然後作業和考券要發回去讓學生看完後簽名再收回來,以備不時之需。

     只要學校辦法很周全,也不用怕學生告。這次解釋文裡面的理由有說到:「大學教學、研究及學生之學習自由均受憲法之保障,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之權。為避免學術自由受國家不當干預,不僅行政監督應受相當之限制,立法機關亦僅得在合理範圍內對大學事務加以規範,受理行政爭訟之機關審理大學學生提起行政爭訟事件,亦應本於維護大學自治之原則,對大學之專業判斷予以適度之尊重。」

     所以基本上還是大學人管大學事,除非明顯違法或違背程序正義,司法應該還是要盡量尊重大學的自治。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話踹共】第一場,線上報名:

http://www.beclass.com/default.php?name=ShowList&op=regist&rgstid=132dc534dad569a8e497

報名第一場.jpg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3.jpg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5.jpg    

備註: 攝影展展期與講座的時間和地點,正在協調中。一經確定後,會立刻更新資訊。

造成麻煩請見諒。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5.jpg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3.jpg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2.jpg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見我思-校園壓迫 陰魂不散
2011-02-16
中國時報
【何榮幸】


     最近看過印度賣座電影《三個傻瓜》的人,應該會對萬能科大學生邱智彥靜坐抗議感受格外深刻。教育的目的是要啟迪自由心靈,解嚴二十多年後還會有學生因為成立社團被退學,顯示校園壓迫的陰魂仍無所不在。


     《三個傻瓜》男主角不願向僵化的師長權威、學校規定、同儕傳統屈服,特立獨行一再激怒校方,甚至幾度瀕臨被退學命運,但他最後仍以第一名畢業,不斷學習、追求卓越而自然獲得成功。這種老套勵志故事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在於編導說故事的方式清新流暢,情節緊湊對白精彩,三個小時觀看絲毫不覺疲憊。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時代 時代正在改變:台灣的八○後社運青年

  • 2011-02-16
  • 中國時報
  • 【張鐵志】
  •  

         一月底的寒冷冬夜,成千上百的年輕人在環保署外舉辦守夜抗爭晚會。唱歌、演講,談著白海豚與溼地,談著土地正義,談著台灣的環境願景,直到凌晨在中華路邊的人行道上睡去。一早他們醒來繼續戰鬥,和彰化來的阿公阿嬤們,一起看著掛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巨大建築內正在進行的國光石化的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 會議結論是補件再審。他們暫時守住濁水溪口那片溼地。這場活動的組織者是「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一群所謂八○後或者七年級的年輕人。這些組織者當然也有不少NGO幹部與學者,但是這個環保運動確實由年輕人主導、參與。這不是特例,而是這幾年台灣社運的重要現象。在香港,過去這兩年八○後青年的社會運動成為重要社會現象。他們反對建立香港到深圳的高鐵、保衛這條高鐵經過的農村菜園村,幾千人包圍立法會,幾十人下跪苦行。他們也關注中國民主和人權,無懼於挑戰北京權力。


         這個八○後/七年級生現象也正在台灣發生。



         跨入九○年代後,許多人認為八○年代後期風起雲湧的學運逐漸死亡。兩千年後以後,當成長到二十歲的七年級生進入公眾視野,人們開始說他們是草莓族,或者說是不行動只打嘴砲的鄉民,或者或他們更加輕盈而不重視嚴肅的思考。

    公民實踐小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